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西遊記中的經典故事,以及西遊記中的經典故事和道理對應的知識點,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!
第五十六回:神狂誅草寇,道昧放心猿。唐僧被一夥強盜吊在樹上,悟空救下唐僧,打死二人,當晚,投宿一老者家,老者之子與強盜發現悟空,便欲謀財報仇。老者報信,師徒走脫,強盜追來,被悟空打得死傷傷,老者之子亦被割下頭,僧大驚,先念起緊箍咒,使悟空疼痛難忍,又趕走了他。
第五十七回:真行者落伽山訴苦,假猴王水簾洞謄文。悟空去見觀音被留。假悟空打倒唐僧,搶去包袱。在花果山念包袱內的文牒,並聲言自己將去西去天取經,沙僧見了,去南海拜見觀音。忽見悟空在旁,於是掣杖便打,並向觀音述說自己所見。觀音遣悟空沙僧同去花果山。
第五十八回:二心攪亂大乾坤,一體難修真寂滅。悟空見假悟空而發怒,兩個舞棒在空中惡戰,真假難辯。如來認出假悟空是六耳彌猴,使他現了原身。悟空一棒將其打死,又被觀音送回唐僧處。
第五十九回:唐三藏路阻火焰山,孫行者一調芭蕉扇前方火焰山擋路,悟空向牛魔王妻羅刹女借扇,羅刹女因其子紅孩兒被悟空降伏,一扇悟空扇到五萬裏外的靈吉菩薩處。悟空得到定風丹再到索戰,被扇不動;接著變成蟲子入洞,飛到茶水中,被羅刹女飲下肚,在腹內翻騰。羅刹女隻得將扇借給悟空。悟空扇火不息,方知假扇。
擴展資料:
這部小說以“唐僧取經”這一曆史事件為藍本,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,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。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,遇見了唐僧、豬八戒和沙僧三人,西行取經,一路降妖伏魔,經曆了九九八十一難,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,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。
《西遊記》的藝術特色,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,一是幻,一是趣;而不是一般的幻,是奇幻,不是一般的趣,是奇趣。小說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象,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,創造出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。
《西遊記》的藝術想象奇特,豐富、大膽,在古今小說作品中罕有其匹的。孫悟空活動的世界近於童話的幻境,十分有趣,而且在這個世界上,有各種各樣稀奇有趣的妖怪,真是千奇百怪,豐富多彩。浪漫的幻想,源於現實生活,在奇幻的描寫中折射出世態人情。
《西遊記》的人物,情節,場麵,乃至所用的法寶,武器,都極盡幻化之能事,但卻都是凝聚著現實生活的體驗而來,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,折射出世態人情,讓讀者能夠理解,樂於接受。
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——西遊記